第七批137家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名单被曝光屡禁不止山寨社团利益链

第七批137家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名单被曝光,打击山寨社团应正本清源,斩断利益链,扭住正规社团管理这一主要矛盾,净化整体生存土壤,完善功能定位。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积极向民政部门提供新名单和线索。

近日,第七批137家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名单被曝光,再次引发讨论,打击山寨社团应正本清源,斩断利益链,扭住正规社团管理这一主要矛盾,净化整体生存土壤,完善功能定位。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积极向民政部门提供新名单和线索。

第七批137家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名单被曝光屡禁不止山寨社团利益链
第七批137家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名单被曝光屡禁不止山寨社团利益链

山寨社团并非新鲜事物,仅民政部先后公布的山寨社团名单就达664家。每次公布后,社会舆论均一边倒地痛陈其行骗手段及捞钱敛财本质,呼吁对其严厉打击。可在高压态势下,山寨社团依然如城市违建般屡禁不止。许多专家和媒体从监管不严、法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举报渠道不畅等方面查找原因并开出药方。笔者认为,应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视角,站在社会组织的属性定位及当前一些社团价值扭曲、功能紊乱的角度,审视山寨社团屡禁不止的原因。

当前,大多数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有一些社团不能洁身自好,在利益驱使下以“红领中介”之类的身份发展会员收会费,举办行业培训收培训费,发牌照、乱摊派、搞评选收钱,败坏了社团整体形象,给社会留下了诚信缺乏、唯利是图的不良形象。山寨社团正是钻了这一空子,或在名称上仿冒正规社团,冠以“中华”“国际”“世界”等高端修辞,并且效仿正规社团的逐利手段。名称的相似和手段的相仿令山寨社团变得更具迷惑欺骗性,令企业和个人难辨正规还是山寨,从而上当受骗。而“李逵”“李鬼”们在鱼龙混杂间争相逐利,又加剧了对整个社团生存发展土壤的污染。

由此可见,利益才是山寨社团乱象的主因。所以,除加强直接监管执法外,打击山寨社团还应正本清源,斩断利益链,扭住正规社团管理这一主要矛盾,净化整体生存土壤,完善功能定位。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当前就是要按照脱钩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抓紧落实,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方向,剥离“二政府”标签,使其真正回归非营利属性。此外,还要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逐步扭转一些社团在社会公众中的不良印象,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净化社团的生存发展氛围,铲除其行骗的利益土壤,避免公众上当受骗。

山寨社团未经注册“浑水摸鱼”

民政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所谓山寨协会,简言之,指的是这些协会(学会、联合会)未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

据介绍,这些山寨协会“运作”方式一般为: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而未经我国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这些山寨组织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相近甚至相同。目的是“混淆视听”,使得信息不对称的公众信以为真,以便“浑水摸鱼”。

在会展公司工作多年的崔峰告诉记者:“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会展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他们拿的名片都写着环球、大中华某某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的名号,特别唬人。在一般民众眼里,这么起名的都是国字头的组织,代表权威。实际上,这些人故意利用境内外注册的审核差异混淆视听。”

据了解,社会上合法登记的社团,原则上都是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机构。而山寨协会不同,他们精心设计名称欺骗广大民众,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敛财。

崔峰告诉记者,有了协会“平台”就可以刻公章,利用国字头的名号唬人,发展会员,收取会员费,还可以变卖充门面的“唬人”头衔。此外,也收费搞活动,发牌照、搞培训。山寨协会举办各种评奖、拉赞助,“不仅仅是老百姓,很多媒体和政府机构也曾经上过当。一些山寨社团还利用平台对企业组织进行敲诈,影响十分恶劣”。

市一级会员20万元,省一级会员50万元

长期在媒体工作的姚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记者介绍了这类山寨社团的利益链条。

姚先生偶然认识了一位“中国旗袍会”的工作人员,对方许诺,可让姚先生一起整合资源赚钱。在本次公布的名单中,“中国旗袍会”赫然在列。

“他们当时给了我落款为‘中国旗袍会’的电子版招商函,让我利用活动机会进行招商。招商的省一级会员和市一级会员收费不同,市一级会员单位交20万元,省一级会员单位交50万元。然后按照25%的比例给我提成。”姚先生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他们还承揽一些协会评奖,奖项名头都很大,实际上这些奖都是卖出去的,没有任何权威性。

民政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山寨社团不择手段地敛财,不仅给很多社会个体带来经济损失,也伤害了很多企业的经济利益。

“有些取名为中国质量或信用等类似名头的山寨社团,还经常以质量或信用黑名单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敲诈。不给钱就搞臭你。”姚先生告诉记者。

打假还需“去行政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内地活动实行登记许可制度。如果未登记或未取得临时活动许可开展活动的,可以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物所得,对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甚至拘留。因此,积极举报这些山寨社团,是杜绝此类不良现象的有力举措。

实际上,这类山寨骗局并不高明,很多企业未必不清楚其中的奥妙,但为何这些山寨社团仍有生存空间?

“有时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崔峰说,有的企业交钱要的不过是个名头,或与官员合影的机会,只要能拿到这些“服务”,究竟是李逵协会还是李鬼协会并不介意。既然官方协会有行政化色彩,那么山寨协会也可以在此灰色空间进行运作,满足企业需求。

实际上,山寨社团的敛财手段并不新鲜,即便是一些合法的协会,也通过举办会议收取会议费、出版纪念刊物收取版面费等形式牟取暴利。

面对行业协会乱象,政府部门已开始有所动作,提出了行业协会去行政化的目标。从2014年开始,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去行政化改革的力度,民政部出台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又进而提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

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终结山寨社团的关键,还在于大力改革,斩断行业协会与行政权力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