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时间13日的晚9点左右,巴黎市区至少六处公共场所发生枪击和爆炸事件,目前已有超过150人死亡。
从巴黎传来的照片,昏黄的灯光、狼藉的街道和人们惊恐的脸,令人难以与那个从容、时尚、浪漫的都市联系起来。远在万里之外的我们,唯有对这个城市和城中的民众,致以深深的关切,为他们祈祷,为他们祝福;并对恐怖主义强烈的谴责。
在巴塔克兰剧场发生人质挟持和屠杀灾难前,上千观众正在观看摇滚乐队的演出。几个小时后,一百余人遭枪击身亡。音乐与欢笑被杀戮打断,希望和热爱被血腥覆盖,但我们坚信,这些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终将战胜恐怖与邪恶。
恐怖分子的大规模暴力袭击难以预防,毫无人性的屠杀也令普通人脆弱不堪。但如果遭遇小规模的暴力袭击和突发情况,作为普通民众,掌握自救和安全知识非常重要,再加上冷静的心态和反应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大大提升生存几率。以下,是最东东(SMZDM.COM)为大家选择的基本防暴反恐类书籍、装备以及10个应对暴力技巧。恐怖袭击是全人类的敌人,我们期盼这些装备和技巧永远不被用到,但如果有危急情况,只要能用到一次,就值了。
《建筑物防御潜在恐怖袭击参考手册》(当当、京东、亚马逊)这本书由美国人迈克尔.奇普雷编写,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美国近年来民间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军方在建筑物反恐怖袭击方面的最新成果,以风险管理的思想方法为框架,从建筑物的规划、单体设计和建筑设备系统等多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应对各类恐怖袭击灾害(包括爆炸、生化和放射性恐怖、网络攻击等)的技术和管理策略。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当当、京东、亚马逊)根据公安部反恐局2008年印制的公益图书《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改编而成,书中对恐怖袭击进行了分类,提出了39个怎么办,对公民面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活动时,采取正确措施规避危险,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知识,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具有指导意义。
《细节决定生死》(当当、京东、亚马逊),作者草野 Kaoru曾在日本311地震期间撰写“4步防灾博客”,为民众带来了不少实用的防灾避险知识。作为插画师同时为儿童杂志撰文,草野 Kaoru擅长以图画形式表现内容,因此作品受到大人儿童的广泛追捧,适合作为工具书留藏。需要注意的是,本书是以地震作为主要的叙述背景,相关篇幅占据较多。
另外,这本口碑很高的预防人身风险书《注意!有人在盯着你》(当当、京东、亚马逊)也推荐给大家,作者曾是美国多位总统的安全顾问,也是国际知名的危险预测专家,在书中他提出了七种讯号观测危险的方法,并尝试帮助人们区分面对险境时有益的恐惧和无益的焦虑,系统性的解决面临的问题,是一本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危机处理指导手册。实际上除了防范歹人外,在大多数灾难与厄运面前,拥有一颗冷静的头脑,以及相信直觉,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除了专业的防暴恐手册,掌握一些基本求生技能也有利于人们临危不乱,更好脱离危险。这里也介绍几本求生技能的书:《DK生存手册》由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30多年的战斗生存教官创作,内容教授了各种户外探险的基本技能,其中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有用。《怀斯曼生存手册》由英国皇家陆军职业军官约翰·怀斯曼编写,讲述了丰富的野外求生和强身健体经验。
下面重点向大家介绍的是《公民防暴反恐手册》,这是一本关于公民防范暴力恐怖袭击的知识性口袋书,主要介绍和阐述群众在遇到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时,如何避免伤害的办法、互救自救的知识、紧急处置的措施等。
下面为节选自《公民防暴反恐手册》中10个防范暴力恐怖袭击技巧。
1.当暴恐分子持砍刀等尖锐凶器攻击时:
攻击路线通常为上下劈砍或斜下方劈砍,以右手持刀为例,运行路线为右上至左下,防范重点是躲至左前方向下位置、向后退、近身/俯身抱腿(趁其重心不稳推倒)。
2.在公交车上遭遇持械袭击
公交车相对狭窄,空间密闭,在暴徒持械袭击瞬间,位于其背后和侧面的人员应迅速反抗,可用脚踹暴徒膝窝处,或者用手从后抓头发向后、向下猛扯,或者用肘击暴徒侧面太阳穴位置,其他人员应协力控制暴徒的上肢,因为暴徒通常会携带爆炸物或汽油罐上车,谨防其之后采取自杀式纵火袭击。乘车人员下车疏散时,切忌向路中间逃窜,以免被过往车辆二次伤害。
3.在人群密集区遭遇持械袭击:
事发有距离时,可利用当时的地形地物,先防身再伺机夺取凶器。可以利用地上的砖头、瓦块击打对方,扬起泥沙眯眼睛,还可以利用身上的腰带、上衣等抡打防身。歹徒凶残无力抵抗时,采取侧身跑躲避攻击。如果暴徒快速追上,可仰身倒地,双腿弯曲,不停交替蹬踹,让暴徒难下手行刺,还可能踹掉凶器。
4.当暴恐分子驾车冲闯人群密集区:
如果在广场,可迅速向较粗壮树木、水泥墩、乒乓球台、石桌石凳、建筑物后躲避,如果在集市,可向展台后、铺位后、农用车后、商品后躲避,但是不能紧贴在后面,以防车辆撞击后产生的冲击力。切忌往路灯杆后、玻璃橱窗后躲避,以防撞倒撞碎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没有可躲藏的地方,切记不要背对汽车逃窜,你的双脚跑不过汽车轮子。正确方法是,面向或侧向来袭汽车,连续地向左或向右快速华东。当汽车冲撞你时,连续做“之”字形或“O”形滑动,可迫使袭击者驾车不停地快速转向,增加袭击难度,有利于摆脱纠缠。
车辆冲撞时可把随身携带的物品,如:衣服、鸡蛋、面粉等砸向对方前挡玻璃,干扰对方视线,减少伤害。如果没有十分必要,尽量不去人群密集聚集区,特别是没有设置车辆隔离带的人群密集区域。
5.如何辨识和处理“疑似爆炸物”
如何发现疑似爆炸物:
观察并判断可疑物品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是否有可疑的异常声响,爆炸物里的黑火药含有硫磺成分,会散发出臭鸡蛋(硫化氢)味;硝铵炸药里的硝酸铵也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公厕味)。
如何处理疑似爆炸物:
向附近工作人员或使用附近的报警器报警,不要就近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以免引爆无线电遥控的爆炸物。 不要轻易翻动可疑物品,在专业处置人员尚未赶到之前,根据爆炸物的情况和位置紧急处置。如果怀疑爆炸物为遥控装置,可利用铁皮罩、铁桶、金属盆、铁锅等罩住进行物理隔离(地铁上都有专门的防爆装置)。如果是人体炸弹,有把握时迅速将其制服。如果为导火索起爆的爆炸物,未点燃时应尽快疏散人群,如果已点燃并外露时,应脸朝下且头部背向爆炸物就地卧倒,或尽量选择安全位置躲避。如果是可疑包裹,不要在他人周围开拆,先用X射线扫描,处理人员应戴上手套和面具。如果时间允许,不要围观迅速撤离,在专业人员进行排爆作业时,应处在警戒区之外。爆炸物处于露天情况下,警戒区的最小半径为:炸药量在9-20kg的汽车炸弹为300m,炸药量在3-10kg的行李炸弹为200m,炸药量在3kg以下的爆炸装置为100m,期刊信件等微型爆炸装置为10m。
6.在人群密集区遭遇爆炸恐怖事件
就近隐蔽或卧倒,卧倒时要俯卧,上体和头部远离爆炸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 就近寻找灭火器灭火,火势较大无法灭火时,用随身携带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若在密闭空间内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防止烟雾和毒气引发窒息。 如果发生大量人员慌乱撤离,老弱妇孺尽量溜边靠墙,防止被挤倒后踩伤;人员拥挤时,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微微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窒息晕倒;若被挤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把身子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和器官。 有能力人员应协助抢救伤员,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伤员时应注意使脊柱损伤病人保持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发生截瘫。
7.在人群密集区遭遇枪战
就地卧倒,不要顾及场地干净与否。卧倒后适当观察一下地形,如有可能快速移动到掩体后面。
选择躲避地域和掩体。如果你恰好在警匪对战的中间地带,切忌乱跑乱窜。最好是趴着别动直到枪战结束。墙体隔断较多的街巷或建筑都是很好的躲避地域,钢筋混凝土的水泥墙和普通砖墙都能很好地阻挡子弹。
可选的掩体: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和轮胎(但油箱被击中可能爆炸)。 不选的掩体:灌木丛、小树干、消防栓、路灯杆、垃圾桶、木桶、油桶、玻璃门窗附近(碎玻璃杀伤力不次于枪弹)、汽车门和尾部、假山和观赏石(容易跳弹)。
8.在人群密集区遭遇纵火
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和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如果身上着了火,不可跑动或用手拍打,这样形成风势会促旺火势,应尽快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跳进水中或使用灭火器效果更好。如果在高层、多层公共建筑,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安全通道又被堵,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层或地面。如果门窗都无法逃出,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的办法。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固守房内等待救援。呼救时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以向窗外挥动鲜艳衣物,或抛出轻型晃眼的东西,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9.遭遇化学性恐怖袭击时
呼吸道防护。如果没有专业防毒面具,可以利用浸水、浸碱和包有泥土颗粒的口罩、纱布、毛手帕等自制简易器材。
皮肤防护。如果没有制式防毒衣,可以利用简易器材进行防护。若通过染毒地域时,可穿雨靴对腿部进行防护,也可套塑料包装、捆扎塑料布、帆布或毯子等用品防护,若通过染毒的丛林时,可利用雨衣、油布等用品对全身进行防护。橡胶手套、皮手套和棉手套可以作为简易的手部防护器材,但医用手套、塑料薄膜质地的不能使用。
眼部防护。如果没有专业防毒面具,用塑料薄膜贴在眼部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10.在交通工具上遭遇恐怖劫持
如果在地铁上遭遇袭击,尝试下地铁、走隧道,直到发现有通往地面的紧急出口,再爬出地面,但要防范触电危险,如果地铁中途停在隧道内,不要急于破窗下车,以免造成其他伤害。 如果不是彻底安全,在地铁遭袭后不应短时间再次搭乘,恐怖分子常常在短时间内针对同一目标进行二次袭击,以此加剧公众恐慌。如果恐怖分子持枪袭击,尽快找掩体,否则就加速跑S型,降低被击中概率。如果在飞机上遭遇袭击,伺机寻找身边工具。杂志和报纸塞进衣服里,尤其是前胸部,能阻挡袭击者锋利的刀锋。揉成尖角的报纸杂志封面,可以刺进袭击者的鼻孔、喉结或者猛击他的后脑,力度大的话足以致其昏迷。装满饮料的瓶子、钢笔笔尖、钥匙、高跟鞋、安全带都可以作为武器。座椅底下的救生衣可以偷偷拿出来,对付刀刺的效果不错。如果条件允许,还能用救生衣的带子在过道上设置路障,绊倒袭击者。
小贴士:人体比较薄弱的部位和易受攻击的部位
人体正面相比背部弱,人体背部相比两臂弱,人体上肢相比下肢弱。当受到袭击又无处可躲时,设法用身体最强壮的部位去承受攻击,用四肢去抵挡,承受刀棍袭击可能会受伤,但是不至于丧命。对于头部而言,额头位置坚硬,因此,当歹徒贴身时,用额头撞击其面部也是较好的选择。
以上是针对暴恐的防护技巧。有一些小小的工具,平时多用于外伤急救和野外救险情况,当遇到灾难或是暴恐时,也可能起到非常关键作用。这里我们也把这些工具和装备列出来,以供参考。
Smith & Wesson 史密斯威森 SWPENMP2BK 第二代战术笔
战术笔起源于美国,本来是某些特勤人员专用,不过到了现在已经成为户外、汽车的逃生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随身携带。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由美国人贺拉斯·史密斯(Horace Smith)与丹尼尔·威森(Daniel B. Wesson)于1855年建立,是美国最大的手枪军械…
VICTORINOX 维氏 救生员0.8623.MWN荧光刀柄 瑞士军刀
Rescue Tool救援工具是维氏公司专为警察、消防队、抢救队等研制的一款专用于紧急救援的瑞士军刀。主要具有荧光手柄、紧急破窗器、刀具锁定等,都是在普通的瑞士军刀中不常见,但的确又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因此,在著名的刀具展览会IWA上,救援工具获得“2007年度之刀”的桂冠。夜光手柄保证了当意外发生的…
SOG 索格 Specialty B66N-CP 多功能工具钳
SOG索格出品的军用工具是美国军方EOD(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拆弹部队的指定装备,与Leatherman莱泽曼、Gerber戈博、SwissTool瑞士钳是目前世界主流的工具刀/钳品牌。这款是《拆弹部队》御用工具,配备辅助的钢刀片等,是一款功能较多较齐全的剪刀,共…
KOBAYASHI 小林制药 SAKAHAMUKE 液体创口贴
这款是日亚同类销售冠军,为家庭小药必备。比起普通创可贴,液体创可贴涂抹后不怕进水,普通创口贴会把皮肤包的发白,这款也不会。而且如果犄角旮旯的地方受伤,普通创口贴怎么弄都不服帖,但是这款液体创口贴的膜体可以紧紧覆盖创面,比普通创可贴提供的保护更全面。有了它,就算有伤口,洗澡洗手什么的也不用怕了。
new-skin Liquid Bandage 急救液体创可贴
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拿着普通的创可贴,面对位置尴尬的伤口各种姿势用遍仍旧不能完全包覆伤口。而这款new-skin液体创可贴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各种不规则的伤口都方便处理,涂上之后迅速风干,防止伤口感染,透气又防水,用了之后洗澡洗脸,完全没有贴了创可贴的感觉。而且还能加速伤口愈合,实在是每个家庭药箱的…
The Friendly Swede Trilobite 生存手环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关于户外的梦想,当然像贝爷那样驰骋雨林荒漠跨越峡谷湍流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实现的,但喜欢户外的汉子们随身配备一些PSK(Personal Survival Kit)个人求生工具却是个不错的选择。来看这款来自The Friendly Swede 品牌的生存手环吧,这款The Frie…
JOYTOUR 佳途 急救、救生、防晒毯
热量反射铝箔,便于携带,求生环境用来保持体温,还能兼做反光信号。
GERBER 戈博 Bear Grylls 贝尔系列 31-000750 多功能迷你求生工具钳…
这款Bear
Grylls贝尔系列Compact
Multi-Tool多功能迷你工具钳,货号31-000750,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握把,刻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橡胶纹理,手感舒适且防滑。功能方面包括尖嘴钳(含螺母专用钳口)、电缆剪、中+小一字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切线刀、锯齿刀、十字螺丝起、钥匙挂环等…
LRI FMWC Photon Freedom LED Keychain Micro-Light 自由之光应急LED…
这款LRI出品的自由之光广受业界好评,测评获奖,内置智能芯片,性能强大,丰富。野外生存,自行车骑行,手电,EDC类论坛一致推荐。通过按压切换包括发光时长,亮度,闪烁模式——特别说明支持摩斯密码SOS等,通过安装1粒2032或者2粒cr2016实现3V/6V电压切换,IPX7级防水,号称1公里外求救信…
imuraya 井村屋 羊羹 应急能量棒
这是来自霓虹的炼制羊羹,主要原料是红豆、砂糖、琼脂,虽然有长达五年的保质期,但是羊羹本身没有加防腐剂;本身是甜品,在灾难情况下,甜食能舒缓紧张的情绪;包装上带有“储”字,是反光材料做的,在黑暗里用光一照就能找到;据说味道和国内的栗子羹很像,口感还不错。户外爬山、探险等运动也适合携带。该词条由@闪闪满…
SONY 索尼 ICF-B88 自供电应急收音机
日本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救难用品研发上可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款SONY应急收音机小巧易携带,供电方式多种多样,具有提供照明及收听紧急广播这样必要的自救功能,最为关键的是还能通过手摇为手机提供电量,为赢得救援增添更多的机会,可谓是危难时刻显身手。也许它的价格有些小贵,但是作为应急和救难用…
HAINUO 海氏海诺 创伤应急包
日常生活或者外出郊游都难免会有意外个意外的磕磕碰碰,这时候要是有个药箱方便多了。海氏海诺应急包,含有108个组件,像平时会用到的体温计、纱布、创可贴、剪刀、胶带等都有。 家用医药都可整合在这里面了,方便取用而且节省空间和时间,关键是备在家里应急很重要。
美国宇航局开发的太空急救毯(Space Emergency Blanket),便携、便宜、保暖,适合野外生存和遭遇紧急情况使用。大家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应该也看到了此急救物品的身影。
Grabber Outdoors The Original Space Brand Emergency Survival Bla…
Amazon.com: Grabber Outdoors The Original Space Brand Emergency Survival Blanket- Gold/Silver: Health & Personal Care
本期专题就到这里,在为巴黎死难者哀悼的同时,祈愿世界更加和平美好。同时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