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洋北漂李碧菁获中国绿卡创办和睦家医院李碧菁英文名Roberta Lipson介绍

“洋北漂”李碧菁(Roberta Lipson)终于拿到了中国“绿卡”,当天,她用中文发了一则朋友圈:“38年后很高兴正式成为中国永久居民。”并配上一张和发证机关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上的她一袭白裙,笑逐颜开。李碧菁在华的“双创”生活,当了38年“洋北漂”,创办了和睦家医院,自己还拿到了中国“绿卡”。

当初和她一起创立“美中互利”的美国同事李琼玖已经退休,而李碧菁依然忙碌在一线,“总有人问我是不是准备退二线或者退休,我也希望有人帮我分担,让我能够稍微轻松一点,或者有机会做一些其他想做的事情。”

对于李碧菁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奢望,就连她在《经济学人》担任记者的丈夫也揶揄她,“也就是说以后你一个星期工作60多个小时?”

“他是在取笑我,因为以前我一个星期几乎要工作80个小时。”李碧菁羞赧地笑着,将头埋得低低的,像个小女孩。

王奡在发展部时,曾经常跟着李碧菁一块出差。在他看来,李碧菁几乎没有闲的时候,可以中国美国三天往返,北京香港一天往返。王奡记得,李碧菁有一次到青岛出差,一大早的飞机到青岛,上午处理完一件事情,便赶中午的火车去济南,到济南已是下午四五点,到地方就开始工作,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再坐晚上8点多的火车回北京。“争分夺秒,不愿意浪费时间,无论火车还是飞机,永远都是踩着点到。我们有时候都快急疯了,可她总是很镇定,而且时间掌握得刚刚好。”

实际上,家人已经习惯她的这种高强度工作节奏了。在创业之初,还在哺乳期的李碧菁就经常带着孩子出差,而在她的办公室里,摆放着3个儿子的照片,都是小时候的,“现在都是大小伙啦。”李碧菁说,口气中有些失落。

但李碧菁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时间,争取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跑步游泳,然后上班,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七八点。“如果晚上没有事儿,没有应酬的话,我就回家和家里人一起吃饭。”

周末的时候,李碧菁也会抽时间和家人一起度过犹太人的安息日,“首先,你要跟你家人在一起,或者全家一起拜访在北京的犹太人朋友,或者做一些跟工作无关的事情,回想一下这一星期都做了什么,这是非常健康的一个方式。”李碧菁说。

一般说来,安息日需要25个小时,但对于李碧菁来说,很难有个不被打扰的整天,于是每周五晚7点~11点就成为她固定的安息日时间,“大家都知道我这个习惯,不会在这个时候安排其他活动。”

每年至少都会有几个星期,李碧菁还会和全家一起旅行。7月最后一个周末,李碧菁和家人去了一趟延安,“我看到了革命者的勇气,他们从延安那么小一个窑洞走出去,建立了新的中国,你再看看现在的北京,简直是个奇迹。”

她一直感慨这些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一次在车后座对着电脑工作,猛然抬头,发现到了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一问司机,竟然是她创业之初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现在已经是银河soho所在地了。

“也许有人说美国是机会国家,the land of opportunity,但其实我觉得中国这几十年才是the land of opportunity。”李碧菁说,在中国创业几十年,她目睹了很多人一路拼杀,深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完全是另一种生活机会,另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环境,只要你愿意做事情,就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