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游资大佬庄家主力的套利模式详解

股票市场存在大量短线交易机构,他们操作之前之短,可以做到今天进明天出,时间长的几日内完成一个完整的进出操作。

比方说,主力会在什么位置上吸筹?如果我是主力的话,我当然不会在高位入场。坦率的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这些公司的股价做得太高,市场不会接受。因此主力吸筹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 价的低位区。再如:主力选择什么时机吸筹?正是因为主力喜欢低位的筹码,因此主力的吸筹大多发生在熊市 期间。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熊市的股票都比较便宜;其二,熊市是散户恐慌的季节,散户们会害怕股价 可能会跌得更低,于是纷纷把股票抛出去,以便在更低的价位抄回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于是主力就有吸筹的 机会了。这就是对于为什么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释。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基本面并不好的个 股,散户们是不愿意要的,而主力则凭借着雄厚的实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诱人的行情。等广大散户们 反应过来,没人要的“黄脸婆”早已变成了“二八娇娘”,追么?恐怕一般散户是即没那胆量,也没那能力。于是我们可以形成第一个结论: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筹,要看这只股票对散户有没有吸引力。 如果这只股票在扮演“大众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规模建仓入场。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所谓 “低价位”的股票、或是散户不要的个股主力就要,判断某只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筹,需要很多证据。

一、 主力吸筹的 K 线特征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 K 线组合形态,这些 K 线形态暴露了主力的吸筹动作,在庄家分析中极具参考 价值。

A、慢牛走势

主力的吸筹改变了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这使得一只股票的下跌动能被完全抵消,股价呈现缓慢上扬的格 局。但为什么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庄于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筹码,如果主力吸筹过猛的话,会 引发这只股票迅速上涨,从而暴露主力的意图,引起市场公众的追涨,这是主力吸筹时所忌讳的。所以,主力 的吸筹永远是温和而隐蔽的。 图 4-1:

慢牛走势
慢牛走势

新希望(0876)2000/01/04像图 4-1,这只股票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股价温和上扬了 20%,每日的涨幅很少有超过 3%的。虽然两个 月涨两个涨停板不能算少,但比起这只股票后来拉升期的气势来说,这种上涨是非常含蓄的。图 4-2:

慢牛走势
慢牛走势

新希望(0876)主力吸筹后的拉升这里面有个问题,主力是否可以在图 4-1 的两个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计划中所需要的筹码?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事实上在图 4-1 之前,主力就已经开始了战略性建仓。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筹行为过缓而难于判断其时间和数量,而在图 4-1 的图形之后,主力的吸筹意图就显露出来了。 这就是用筹码分布来进行庄家分析的特点,我们无需每时每刻都知道主力在做什么,我们只需要捕捉主力暴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利用这些线索判断主力的意图。这很像是军事侦察,虽然侦察兵们只发现了一个敌方 的炮阵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由此推断在炮兵的背后还有步兵的存在,这个区域可能是敌方进攻的目标之一。

B、牛长熊短

有时候一只股票的股价被缓慢推高后,忽然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随后股价自低位重新开始缓慢上升。从 盘面上看,会发现一种锯齿样的 K 线组合,这种 K 线我们叫它“牛长熊短”,这是主力打压吸筹的痕迹。如图 4-3。 图 4-3:

牛长熊短
牛长熊短

一汽四环,牛长熊短的主力吸筹图 4-3 中的那一根触目的大阴线,发生在 1999 年 5 月 10 日。有人认为,这是主力的故意打压,主力不愿 意其吸筹成本过高,他想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内多吸纳一些筹码,所以在把股价推高之后,主力瞅准机会来了 一个大动作,把股价迅速打压下来。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空间,而且这种大阴线会给散户造成强大的心理压 力,当股价再次被推高时,散户的解套盘就蜂拥而出,主力如果愿意,还可以进一步吸筹。这只是一种假设。 也可能这根阴线是一种市场意外,但无论如何牛长熊短含有两拨慢牛走势,主力吸筹的意图比单纯的慢牛走势 要明显得多。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种走势所发生的位置,只有相对低位的牛长熊短才可能被判为主力吸筹, 在一只股票已经上涨了许多之后的牛长熊短,仅可以理解为主力不大可能出货,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主力正在 加仓。

C、“挖坑”形态

谈到主力的打压吸筹,很多看盘高手都读得懂一种被称之为“挖坑”的 K 线形态。所谓“挖坑”是一个非 常形象化的说法,它是指股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突然向下破位,将横盘箱体打穿,但随后 股价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横盘箱体内部,其走势在盘面上画出了一个“坑”,见图 4-4。

“挖坑”形态
“挖坑”形态

图 4-4:K 线图上的“挖坑”形态在图 4-4 中,股价的向下破位使得市场非常茫然。从成交量上看,这个向下破位并没有引发放量,但是随 着股价逐渐恢复到“挖坑”前的位置(这个位置也叫“坑沿”),成交量迅速放大,说明在这一带激发了大量 的抛盘,这就是主力要的“挖坑”的效果:本来股价在一个区域内震荡,投资者虽说没有获利但也没被套牢, 因此投资者的心态是稳定的,大家采取的是一种观望策略,等待市场发生变化。但是,这只股票突然向下破 位,这让人非常不安,但一时间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跑掉,正在大家惶恐无措的时候,股价又回归原位,你 想这时中小投资者是什么心态?简直就象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大难不死,大喜过望,大量抛出,大批出 逃……总之纷纷离场,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折磨自己本以脆弱的神经。于是我们在“坑沿”地带,看到了一个很 大的成交量。当然,只凭单纯的一个“坑”,并不能充分证明主力在吸筹。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是,这只股票在散户逃 命的背景下,后来出现了什么走势。在图 4-4 中,该股股价自坑底回到坑沿后成交量放大,显示出该股面临强大的市场抛压,但该股并没有再 次向下,而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在坑沿位置上形成了强势横盘,而这就构成了主力吸筹的明显的特征。因为虽 然有散户在卖,但散户的卖压并没有造成股价的下跌,这就说明有一股相当大的资金支撑了股价——无庸讳 言,这个资金一定是主力的。关于“挖坑”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当 K 线图上出现了“挖坑”形态之后,如果股价在恢复到“坑沿” 的相对高位后强势横盘不跌,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坑”是主力挖出来的,其目的是震仓吸筹。

D、股价的次低位窄幅横盘

什么叫“次低位”呢?“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时间最低股价高 20%至 30%左右的价位。这个位置在中线上 看是比较低的位置,但是从短线上看它又是相对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线。我们还是站在主力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能在最低价位上吸筹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户未必配合主力,主 力想买散户就一定肯卖。因此主力通常会采用拉长时间的方法。如果大盘环境和个股题材允许主力去等,主力 一般都愿意稍微费点时间,以降低吸筹成本。但是主力的情况也是多样的,未必允许所有的庄家都采用“低位 温和吸筹”的策略。比如说主力的资金来自于较短期的信用贷款,资金面上留给主力的坐庄时间不多;或者是 一只股票即将发生一个重大利好,而这个重大利好很难长时间保密,这个时候主力就不得不突击吸筹;除此之 外,某些机构对大盘的分析是很有水准的,当他们知道在一、两个月之内可能会迅速展开一个大行情时,他们 会当机立断,迅速入场抢货。能够让主力快速建仓的 K 线形态是次低位的窄幅横盘,我们先看图 4-5。 图 4-5:

股价的次低位窄幅横盘
股价的次低位窄幅横盘

公用科技(0685),主力漂亮的吸筹和拉升公用科技这只股票,记得原先叫佛山兴华,这几年一直很活跃,上上下下的被主力炒了好几次,每次都是 庄家赢了。图 4-5 是 1997 年下半年的走势。1997 年 5 月以后,该股一直下跌,1997 年 7 月 8 日,跌到 5 元的价位开始反弹,没多久再探 5 元价位,然后再次反弹。在 1997 年 8 月 25 日之后,这只股票在 6 元左右进行了 一个为期 20 个交易日的横盘,横盘中的振幅非常狭窄,不足 5%,也就是说,在这个横盘区中没有人能进行高 抛低吸的操作,投资者要么进场要么出场。公用科技在 1997 年 8 月至 9 月,其所在的横盘位置就是次低位。在这个位置上,前期的短线筹码是盈利 的,既然有获利盘,就自然存在获利抛压;同时,由于股价自最低点上扬了 20%,早先深度被套的筹码其套牢 程度得到了缓和,甚至一些筹码已经解套。所以次低位这个位置很特殊——在这个位置上,股价面临来自三个 方面的抛压:获利盘、解套盘和套牢盘。我们在前面谈过,在面临强大市场抛压的背景下,股价的后续走势非 常重要。如果股价受阻回落,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如果股价强势横盘甚至上扬,则一定有主力资金支撑股 价。让我们再次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在图 4-5 中,公用科技在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次低位横盘之后,自 1997 年 8 月 25 日开始,其股价突然向下暴跌,连拉两根大阴线,其价位最低探到了 5.09 元,但随后股价强劲上扬,仅仅几天就涨到了 6 元以上。 在这一上一下之间,我们谈到的两个重要的技术信息都出现了:一个是“挖坑”,一个是“牛长熊短”,而这 两个技术特征都是主力吸筹的标志。

在 1997 年 10 月 7 日之后,该股又做了为期 7 个交易日的次低位横盘,而 这个短暂的横盘比上一个横盘的价位高出了 5 个百分点,这 5%使得前一个横盘区的跟庄筹码全线获利,于是新 的一轮获利了结盘再次涌出,而这些筹码也被主力悉数收走。一切迹象都在悄悄诉说着一个信息,庄家吸筹的 愿望非常强烈。果然,1997 年 10 月 17 日,在主力的筹码已经足够多的时候,该股开始了强有力的大牛股行 情。事后有人问:那么多的散户为什么要把筹码交给庄家,散户们是不是太傻了?话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主 力的手段实在高明。我们再看图 4-5 的左半部分。这只股票的下跌过程可以描述为振荡盘跌,这种走势容易激发散户们的一种幻想:如果我能够在每一次反弹后出货,在它跌下来之后再补回,那么即使股价跌了 5 个跌停板,我们也能在 这几次的抢反弹中,牟得不低于 30%的盈利。于是当股价进入第一次次低位横盘的前几天,许多投资者将自己 的筹码抛掉,大家寄希望于股价再次振荡盘下时再买进。但随后股价并没有立刻下跌,这时候大家就有点慌 了,成交量也逐渐开始萎缩,市场呈现出观望的气氛。但随后的两根大阴线再次证明,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 荡,即使是次低位横盘,也挡不住股价的回落,于是当股价第二次进入次低位横盘时,多数散户选择了离场。这叫什么呢?这叫“市场训练”。主力操纵着股价,上来下去再上来再下去,逐渐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振 荡规律,同时也培养了一些“聪明”的散户,这些人高抛低吸真的挣了一些钱,到了最后主力忽然之间打破了 这种规律,在最后一次短线高点上,将“高抛”的筹码全部吃下,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将试图低吸 的散户全线轧空。通过对公用科技这只股票的总结,我们提出了一个股市定理:股市没有简单规律。因为一个规律一旦形 成,主力就有机会反规律操作,你卖我买,你买我卖,大获其利。有人说股市中盛行的名词之一是“骗现”, 其实所有的骗现采用的都是看起来比较有规律的技术图形。

二、主力吸筹要多长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相当多的主力不希望自己的庄被别人抢走,因而总有一定数量的筹码会长 时间留在自己手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力拉抬之前最后的补仓吸筹,这一次的补仓可以使主力的仓位升高到足 以顺利拉抬股价的程度,这个过程最短也需要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来看图 4-6。

图 4-6:

主力吸筹要多长时间
主力吸筹要多长时间

1999/05/13 之前的东方明珠该股的大规模吸筹动作开始于 1999 年 4 月 12 日,截止在 1999 年 5 月 14 日,历时一个月。而随后的故事极其精彩,大家几乎是耳熟能详。5 月 17 日该股向上突破,成为了当年最耀眼的明珠。从图 4-6 所反映的成交 量来看,4 月 12 日以后这只股票成交量明显的放大,而股价的震荡也变得非常激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 内,这只股票形成了 43%的换手。依照一般的说法,在主力的吸筹过程中,总换手率的 1/3 可以被主力拿到, 于是可以判断,东方明珠最后一个阶段的吸筹,主力大约增持了流通盘的 14%左右的筹码。当然对于其后东方 明珠的走势来说,这 14%的筹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主力在 4 月 12 日之前就已拥有了相当多的底仓。像东方明珠这样的高效率吸筹的个股并不多见,主力的吸筹时间往往长达半年以上。主力的吸筹时间与其 吸筹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主力要想降低吸筹成本,他需要让股价在低价区长期横盘。显然散户不愿意在这 么低的价位上大幅割肉,于是主力只好用时间去磨。如果主力想加快吸筹节奏,势必需要抬高吸筹股价,而进 行次低位吸筹。由于主力提高了吸筹效率,自然就缩短了吸筹与拉抬的时间间隔。因此对于散户选股来说,一 味的追求低价位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回报,或许次低位是主力与散户的双方好点。

在这里可以用得上一句围棋 术语:敌之要点乃我之要点。 在观察了许多庄股的走势之后,我们不得不对主力的耐心产生了深深的敬 意。有些股票主力甚至是在一年前吸的筹,在第二年的大行情中再做拉抬。看来,咱们中小投资者应该做一个 自我批判:虽然在股市里没有挣过多少钱,套牢的时候几乎是套多久都可以,但跟起庄来却心急得很,一只股 票三个月不涨他就考虑换股了,即使受到 5%的损失也不在乎。这样换过几次之后,您就会发现您所受的损失比 去年的全部盈利都大。每一年的大行情走完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骑过无数匹黑马,只不过骑的时候,那马不 是在跑马场上,而是在马厩里。主力吸筹是个中线技术特征,其上涨的必然性也仅相对于中长线的上涨而言。但主力吸筹后一般都是要运 作的,否则他费尽心思的吸筹做什么?只不过什么时候拉抬是主力说了算,你我只能等,毫无办法。

三、主力的低位温和吸筹

首先我们应该先来界定何谓“低位”。依本人的投资经验,主力在高位出货后,至少要等到股价下跌 6 个跌停板(以 10%为 1 个跌停板),才会考虑再次进货的问题。所以在以后本书再谈到低位的时候,是指自前期高点下跌了 6 个跌停板以上的相对低 位。主力的低位温和吸筹,一般都要引发筹码的低位密集,因而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是主力低位温和吸筹的明 显标志。 但是判断主力的吸筹,仅有筹码的低位密集这一技术指标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比较理 想的状况是在筹码的密集过程中,可以找到“牛长熊短”,或者是“次低位窄幅横盘”这两种指标。

还有上一 章我们曾经谈过的筹码分布的“双峰填谷”,也是主力低位温和吸筹的技术特征之一。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低位温和吸筹,其低位和温和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次低位横盘、双峰填谷,是低 位温和吸筹中比较积极和热烈的图形,相比之下,慢牛走势或牛长熊短则温和得多。 除非我们想在主力吸筹时进行高抛低吸,否则我们不应该在主力刚刚开始温和吸筹时入场。对于此类个股,如果我们可以发现两次或数次主力明显的吸筹标志,就可以大致估计主力的吸筹量。在判断主力吸筹量已 经不小的时候入场,比刚刚发现主力的吸筹特征就迫不及待的买进要好的多。更严格或更保险的操作计划,是 等到可以确认主力高度控盘时再考虑入场,这时的入场可以让你的获利犹如“探囊取物”。然而,判断主力的高度控盘是下一节的内容,届时我们再详细讨论。

四、通吃套牢密集区,

通吃套牢密集区是主力吸筹时的一种手法,这种作法需要富有力度和激情。通常是主力大力拉抬股价,诱 使前期的套牢盘抛出,而且是你卖多少我买多少,是谓“通吃”。看样子,“通吃”仿佛是照单付帐没商量, 其实是主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有效的收集到了想要的筹码。“通吃”的作法虽然激烈,但却是主力吸筹的有效战术。大家不妨替庄家设想一下:用什么方法能够迅速 得到筹码?低位的慢牛走势,主力吸纳的是散户的割肉盘;而次低位的横盘,主力可以吸到一些短线的获利 盘,可能还包括一部分的解套盘。可无论如何,主力的低位温和的吸筹方式,要依赖于散户对股价的极度失 望,主力的筹码是散户自愿赠送的。如果主力再心急一些,连做一个次低位横盘的耐心都没有,那他就只好去 抢了。筹码分布上的套牢密集区,则是争抢股票的最佳区域。 我们可以看图 4-7。

通吃套牢密集区
通吃套牢密集区

1999 年 5 月 17 日的长安信息 在一般的情况下,股价穿越套牢密集区会引发大量的解套抛压,主力也可以因此获得大量的市场筹码。于是主力就通过穿越这个套牢密集区来完成建仓,这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区进行吸筹的市场意义。图 4-7 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是 1999 年 5 月 17 日,这一天,这只股票上涨了 5.4%,形成了 7.14%的换手。这 根阳线所处的位置正好是筹码的一个密集峰。7.14 的换手是个不小的成交量,说明这只股票的解套抛压是相当 重的,但我们凭什么判断主力正在吸筹呢?其依据在大盘上。图 4-8:

通吃套牢密集区
通吃套牢密集区

1999 年 5 月 17 日的大盘背景1999 年的 5 月 17 日,大盘处在普遍下跌的过程中,股指从 1997 年的 1500 点,已经下降到当时的 1000 点 附近,市场信心已接近全面崩溃,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中最黑暗的那几天,当然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是“黎 明前的黑暗”,还以为是“漫漫熊途无绝期”呢。在这种大盘背景下,解套盘很少有不逃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在熊市大盘背景下,股价放量穿越筹码密集区,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区的技术特征。在 这里大盘背景相当重要,因为在牛市中也经常看到股价对密集区的放量穿越,但这种放量很可能是主力的对 倒,弄不好是要上当的。在 1999 年 5 月 17 日前后的几天之中,长安信息不是唯一的通吃套牢密集区的个股,类似的股票可以找到 一大批。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广电信息和联华合纤。而仅仅在两天后,“5.19”行情 爆发,这些股票几乎都成了龙头。 看来,这种熊市环境下的大面积的主力吸筹,可能是一轮巨大行情的前 兆。由于当时的市场低迷,也由于在此之前的多次反弹均告夭折,这个重要前兆常常被市场忽略,以至于在行 情真正到来的时候,不少人缺乏准备,错失良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